1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会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推理论证问题.
3.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是重点,灵活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是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式1
【复习提问】 三角形中有哪些重要线段?你能作出这些线段吗?
讨论结果:三角形中有三条重要线段,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重点作角平分线)
【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手里只有直尺和圆规,你能帮老师设计一个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案吗?
〈方式2
【情景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小明家居住在通州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平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
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
问题2新修的两条管道长度有什么关系?
推进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本节探究,说明其中的原理(利用“边边边”)
【活动1 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平分角的仪器,画出几何图形,分析点C的位置特点,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发现:(1)CDCB(2)ADAB,可以利用“SSS”得到△ADC≌△ABC,进而得到∠DACBAC.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对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最后归纳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解决课前问题.
活动结论: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1)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12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活动2 如图,将∠AOB的两边对折,再折个直角三角形(以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吗?
学生活动:首先独立操作,然后观察操作后的图形,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发现,折痕DP和折痕PE与其他边有着特殊的关系:(1)PDOAPEOB(2)PDPE,最后寻找上述结论成立的理由:(1)由折叠过程可以得到;(2)可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得到,OPD≌△OPE进而得到PDPE.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对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数学语言表示:
OP是∠AOB的平分线,PDOAPEOB
PD=P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活动3】我们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上述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结合图形,先用符号和语言表示已知和求证,然后寻找全等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几何符号和语言的描述,注重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活动结论:
(1)分清题中的“已知”为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结合图形,用符号表述为“已知:∠AOC=BOC,点POC上”.
(2)分清题中的“求证”为这个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结合图形,需在已知中添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用符号表述为“求证:PD=PE”.
(3)考虑证明RtOPDRtOPE,即可得到PD=PE.
(4)证明过程如下:
如图,∠AOC=BOC,点P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
(教师板书以下过程,略)
【归纳】 一般情况下,要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本课小结
我们学习了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以及关于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解决与角平分线有关的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今后就不必再去证明三角形全等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平分角的仪器的制作方法,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3.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
课前回顾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AASSAS,针对直角三角形:HL.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课内探究
知识点1.角平分线的作法
探究1.分析课前回顾问题3,并进行解答.
分析:ACDAC的平分线,其就是CADCAB.CADCABCADCAB中,那么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
看看条件.Error!
所以ABC≌△ADC(SSS)
所以CADCAB
即射线AC就是DAB的平分线
探究2.根据刚才的探究,讨论如何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1)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1
2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拓展思考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1
2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答案:1.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
1
2
平分线.
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
1
2
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小试牛刀:教材19页练习题.
知识点2.角平分线的性质
实验探究:
1.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上标好字母ABC.把角A对折,使得这个角的两边重合.
2.在折痕(即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O.
3.过点OAC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OD,其中,点D是折痕与AC的交点,即垂足.
4.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AB边交点为E.
问题:(1)ODOE相等吗?
(2)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说明ODOE.
得到结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数学语言表示:
AO平分∠BACOEABODAC
OEO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牛刀小试:
如图,∠AOC=BOC,点P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PD=PE.
证明:∵PDOAPEOB
∴∠PDO=PEO=90°.
在△PDO和△PEO中,
,,,PDOPEOAOCBOCOPOP
∴△PDO≌△PEO(AAS).∴PD=PE.
1.用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的距离相等.
当堂测试
1.到三角形的三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________的交点.
答案:角平分线
2.在△ACB中,∠C90°BC8 cm,∠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且BDDC53,则点DAB的距离是________
答案:3 cm
3.如图所示,O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已知ABC的周长为20,面积为30则点OAB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3
4.三条公路两两相交于ABC三点,现计划修建一个商品超市,要求这个超市到三条公路距离相等,问可供选择的地方有________处.
答案:
课后拓展
A
1.如图,在△ABC中,ABACBD是∠B的平分线,若∠BDC72°,则∠A(    )
A16°          B36°            C48°                  D60°
答案:B
2.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则下列四个结论:①AD上任意一点到点C,点B的距离相等;②AD上任意一点ABAC的距离相等;③BDCDADBC;④∠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3.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BOC130°,则∠A________.
答案:80°
4.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BDCD求证:∠B=∠C.
证明:AD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所以DEDF.
RtDEBRtDFC中,BDCDDEDF,所以RtDEBRtDFC(HL)
所以BC.
B
5.如图,BD平分∠ABCDEBCEAB32 cmBC28 cm,△ABC的面积为144 cm2,求DE的长.
解:DDFABF
BD平分ABCDEBCE
DFDE.SABC(ABBCDE.
12
DE4.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