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烧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凉了以后,香味渐渐减小,这是为什么?
思路解析:烧菜时和菜凉时的重要区别是温度的高低不同,而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答案:烧菜时温度很高,菜和佐料的分子运动很剧烈,有大量的分子扩散到周围空气中,所以,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而菜凉了以后,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减慢,扩散到周围空气中的分子减少,所以,香味渐渐减小。
15.取一张纸,按平常的做法将这张纸撕成两半;再将同样的纸一端压紧,另一端用手向外拽。试试看是否还像刚才那样容易把纸分成两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路解析:撕纸时克服的是被撕部分较少的分子间的引力,而向外拽纸时需克服较多的分子间的引力,因此不容易拽开。
答案:当然不容易。因为这两次撕纸时起作用的分子个数不同,所以分子引力就不同。
16.在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肯动脑筋的小敏猜想:两个铅柱不易分开,是不是由于两个铅柱的上下底面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不能分开,而不是由于分子之间引力作用的结果呢?请你帮小敏设计一项实验来否定小敏的猜想。
思路解析:可以将此实验放在一个没有大气压力存在的环境中进行,以否定小敏的猜想。
答案:将结合在一起的铅块放在玻璃钟罩中,然后用抽气机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结合在一起的铅块并没有因为不受大气压力的作用而分开。
17.阅读下面短文,试着回答文章后面的几个问题。
分子的扩散运动和扩散现象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很大,分子间极为频繁地相互碰撞着,每个分子的运动轨迹都是无规则的杂乱折线。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在0 ℃时,空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约为400 m/s,但是,由于极为频繁的碰撞,分子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气体分子沿一定方向迁移的速率就相当慢,所以气体分子扩散的速率比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要慢得多。
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绝大多数固体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这是固体分子运动的基本形式。但是,在一定温度下,固体里也总有一些分子运动速度较大,具有足够的能量脱离平衡位置。这些分子不仅能从一处移到另一处,而且有的还能进入相邻的物体,这就是固体发生扩散的原因。固体的扩散在金属的表面处理和半导体材料生产上应用很广泛。例如,钢件的表面渗碳法(提高钢件的硬度)、渗铝法(提高钢件的耐热性)都利用了扩散现象;在半导体工艺中也利用了扩散法渗入微量的杂质,以达到控制半导体性能的目的。
液体的分子热运动跟固体相似,其主要形式也是振动。但除振动外,还会发生移动,这使得液体有一定体积而无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其扩散速度也大于固体。
(1)根据文章的介绍,你能否将固体、液体、气体的一般扩散速度按大小排序;
(2)除文章中提到的扩散应用外,你能否举一例说明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思路分析:首先通读短文,进行比较,从物质结构中就能体会到扩散的速度,但注意扩散速度不等同于分子运动的速度。
答案:(1)气体、液体、固体 (2)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