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遣使臣服于唐,唐于其地置室韦都督府进行管理。靺鞨于唐初武德年间(618—626年)遣使内属,唐于其地置黑水都督府(今黑龙江、乌苏里江会合处伯力)及渤海都督府(今吉林敦化),于室韦、靺鞨各部置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而由中央派遣官吏为长史。至此,奚、契丹、室韦、靺鞨都正式归属中原王朝的行政建置,置于唐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进一步加强了东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唐初辽东及朝鲜半岛上,处于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高宗显庆五年(660年),高丽、百济联合进攻新罗,唐政府应新罗的请求,派苏定方由海道进兵,配合新罗攻灭百济,于其地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后高丽发生内乱,唐以李勣为辽东行军大总管,于总章元年(668年)灭高丽,于新收复的辽东地区置辽城州(今辽宁辽阳)、建安州(今辽宁盖县境)、哥勿州(今吉林通化西)及新城州(今辽宁抚顺北)四都督府。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
武则天时期,在高丽人民的反抗下,唐势力被迫退至浿水(大同江)以北。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百济亦为所占。安东都护府辗转迁徙于平州(今河北卢龙),统松漠、饶乐、室韦、黑水、渤海、新城州、哥勿州、辽城州、建安州等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安东辖境西起濡水(滦河),东抵库页岛,北及东西伯利亚北部,南包朝鲜半岛北部。
南方唐王朝统治达越南北部地区。高宗调露元年(679年),置安南都护府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后移宋平(今河内)。统海南诸国及境内各部、州。辖境相当今广东西南部(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大部、云南东南部及越南北部地区。
以上六都护府中,安北、单于属关内道,北庭、安西属陇右道,安东属河北道,安南属岭南道,均置于唐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其疆域所及,“东至海,西逾葱岭,南尽林州(即林邑),北被大漠”,略当今东至库页岛,西达咸海,北及东西伯利亚北部,南抵越南中都,超过了西汉极盛时期的版图。至于唐朝的声威所及,则东臣新罗、日本,两国均遣使入贡,并遣学生留学中国;西府波斯,不断遣使者来唐;北服西伯利亚,远在堪察加半岛上的流鬼国,与唐朝也建立了联系;南震南海,林邑(今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骠国(今缅甸)、泥婆罗(今尼泊尔)、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师了国(今斯里兰卡)、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阇婆(今爪哇)等国,均派遣使者来唐通好及入贡。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初唐时,西藏高原上分布着几支古代羌人的部族:西部是以畜牧为业的羊同,中、北部是兼营畜牧与农业的苏毗部人,西南部则是以经营农业为主的吐蕃,其中吐蕃势力最为强盛。七世纪初,吐蕃首领朗日松赞吞并了苏毗,其子松赞干布(629—650年在位)又攻灭羊同,统一了西藏高原,于贞观七年(633年)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朝,从山南迁都于逻些城(今拉萨)。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大规模地吸收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中宗景龙四年(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