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过滤及其有关设备
(一)玻璃漏斗
用途:
1.分离固体和液体;
2.转移液体
规格:
常用的玻璃漏斗有60°45°两种。过滤常用60°漏斗。
使用方法:
玻璃漏斗是一圆锥长颈形的器皿(见图1。使用时必须铺上滤纸才能过滤。溶液倒入时,最好以玻璃棒引流,以避免溶液漏出。
如图2中所示,使用漏斗时应将漏斗置于漏斗架上,细颈部分朝下。于圆锥形中置入以一定方法折叠的滤纸。过滤前要以溶剂润湿滤纸,让滤纸能贴住玻璃壁以增加滤纸和漏斗壁的接触面积,以便让渗过滤纸的液体能尽快地沿器壁流下。过滤时漏斗的细颈部宜尽量靠近放于其下用来接流下的滤液的容器壁处,以防止滤液流下时溅出。滤纸在放入漏斗尚未过滤前,宜用和溶液中相同的溶剂润湿,使滤纸和漏斗壁能密实的紧贴固定。
1玻璃漏斗
2   玻璃漏斗在过滤中
(二)滤纸
用途:
置于漏斗上过滤固体并让液体流过。
使用方法:
滤纸为铺在漏斗上过滤固体的纯净圆形纸张。如图3中左下角的形状。在瓷漏斗上可直接使用。在玻璃漏斗上要折成适当的形状才可使用。一般最常用的折法为折成对折后再做一次不对等的互折。其不对等程度的大小由玻璃漏斗圆锥形部分的锥体斜度决定。为了使折叠后的滤纸可以容易的平贴于玻璃壁上,可将折好的滤纸上端靠外侧的一角撕去一小部分。如图中右上角处滤纸的形状。同样地,在过滤前要以溶剂润湿滤纸,以使滤纸贴平在器壁上。另一种折法为折成菊花形。如图中左上角滤纸的形状。此种折法大多使用于温度高于室温的溶液的过滤、或是用活性碳脱色的溶液的过滤。因为此种折法可使溶液在过滤时可和滤纸有最大的可渗透的接触面积,可使过滤速度加快或使滤纸上的孔隙不致因和滤液的接触面少而太快塞死。
滤纸的准备:
1.四折滤纸的准备
4由左到右为一般的圆形滤纸,经过一次对折后再做一次不对等的互折,变成四折滤纸。当折成四折滤纸后,要在如最右图所示之处将一角撕去,以期滤纸放置于漏斗上时,不会因此角之推挤而难以贴于锥形漏斗上。
4   四折滤纸的准备流程图
2.菊花形滤纸的准备
菊花形滤纸则随着滤纸大小的不同可折成四瓣、八瓣、十六瓣或三十二瓣等,不同的折数。滤纸越大瓣数也应增加。左图为八瓣之菊花形滤纸的成品。下列依逆时钟方向为折叠四瓣菊花形滤纸的分解步骤。若要继续折为八瓣,只要将每一瓣依第四、第五图的折法再次折叠,即可将每一瓣再分为两瓣。而得到八瓣的菊花形滤纸。
依逆时钟方向的图标操作,即可得四瓣菊花形漏斗。
3    滤纸
5   菊花形滤纸的准备流程图
(三)玻璃棒
用途:
搅拌溶液使溶液组成分布均匀。
使用方法:
玻璃棒以需求不同可有各种粗细长短的规格。一般用来搅拌液体。因其两端的切面与棒身垂直,若边缘未做适当的处理,使用时甚易因撞击而致破损。故宜用砂纸或钻石磨床磨成斜面,或以火焰将其加热至玻璃的软化温度,使直角钝化以降低破损的风险。若玻璃棒只在室温及一般的水溶液中使用,也可以用一般包覆电线时所用的管状热收缩膜加以包覆,以降低使用时破损的机会。
(四)漏斗架
用途:
实验时放置漏斗的支架。
使用方法:
锥形漏斗因其形状呈倒圆锥形,且颈部又很细不易固定,故以漏斗架上的圆形孔来支撑漏斗于适宜的高度以利过滤。如右图所示,锥形漏斗可以很稳固地座于架上,而漏斗的高度可以用上下移动漏斗架的支撑位置来达到最适宜的操作位置。
6    玻璃棒
7   漏斗架
8   漏斗架在使用中